2018年
又过了一年了。看一眼这个网站的历史记录,这还是我在 2014 年一个周末在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啃着 Subway 慢慢捣鼓出来的。时间过得一点都不慢!2018 年是我变化非常大的一年。大学毕业,正式上班,找到完美的感情,都是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毕业
Bachelor of Computer Science, Honours Co-operative Program, German Minor, Graduated with Distinction. 这么一大串词简单总结了我这4年零8个月的大学生涯。滑铁卢给我带来的除了散布在各地的优秀的小伙伴人脉,还有那种一直逼着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氛围。当初搭这个博客也是这个初衷,这种不自学点课外的东西就会被落下,失去竞争力的意识会一直跟我很久。
毕业以后我买了电子钢琴,练了很多很多喜欢的曲子,还开了自己的 YouTube Channel,虽然和专业的比起来差的还很远,但是自己弹着玩觉得特别美,特别享受。弹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能真的听懂一些,我觉得这些古典的比任何流行音乐都更有深度和维度,它们承载的故事密度很大,表达方式灵活又严谨,真的不是任何流行音乐能做到的。能享受这种音乐还能用自己的理解弹出来一些真的是一种 gift。明年再接再厉,说不定会去找一个钢琴老师。
毕业以后还继续了德语学习。一个叫 Lingoda 的德国教育机构搞了一个 language marathon 的活动,如果能在3个月内每天上一个小时的面对面视频网课,那么就全额退款。这三个月就在今天刚刚结束,每天不管下班有多累,周末有多不确定,出去玩有多不情愿,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我在大学里学完了 B1 的课程,但是在 lingoda 学 B1 的时候还是看到了很多没见过的用法。上到 B2 的时候真的很难,每天都是没见过的新知识,很吃力。这三个月有好几次做梦都是德语的,我觉得这种 immersion 的方式结束以后真是苦尽甘来,尤其是词汇量和口语突飞猛进,张嘴就能说很多东西,不需要使劲动脑子回忆语法再造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工作
就像去年写的,我选择了最后一个公司实习转正的 offer。Shopify 是加拿大最棒的科技公司,第一次工作就找到这么好的真的特别幸福。工作上一切都很满意,每天做着我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拿着很不错的薪水,完全没有任何抱怨的地方。
我当初选择这里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实习时候的 mentor,我希望再回这里的时候能好好跟她学一学。她不光在技术和工作态度上给我做了很大的榜样,而且在 life choices 这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她鼓励我像她一样勇敢地接受渥太华,接受新的事物和不同的选择。可惜等我毕业再次回来的时候,没和她一起共事几天她就离职了。她是那么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做到哪种地步,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包括这位 mentor,老板和很多以前实习的时候的同事们老板们在内的人都跟我说过一种话,叫 “we 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you in your career”, 或者 “you’ll do so well in your career”。每次听他们说这种话我都会很开心,说明有一些东西我做对了。年底 performance review 的时候老板又跟我说了这句话,而且还很出乎意料地给我涨了20%的工资。他说这种情况超级 rare,一般才半年是不可能的,但是因为我足够好,他觉得 you deserve it. 他还详细地指出了我哪里做得好,哪里是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而且还强调说需要接下来努力的东西并不是委婉地表示做的不够好,而是就是 literally great next steps for your growth. 能有这样的老板和团队真的是一种福气,这种优秀的有成熟文化的大公司比那些只会夸张地给钱的公司强太多了。
渥太华
刚来到渥太华的时候很意外地注意到 “滑铁卢” 和 “Shopify” 是两个很强有力的词。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本地人,从住同一栋楼的小伙伴到 uber 司机,听见这两个词就像看见神一样,觉得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一开始这给我交朋友带来了很大困惑。在滑铁卢被周围真正的大神们熏陶了5年,早就觉得自己“也就那么回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在这边突然被一群人看作“大神”,就很惊愕。我有朋友在哈佛,斯坦福,UC全家桶,我也有朋友在 google,amazon,facebook,还有(真有实力的)人毕业被问到的时候直接放话 “加拿大没啥工作可以申请吧”,什么时候我列为大神了?这种差异让我觉得大家眼界不一样,所以注定玩不到一块儿去。他们如果认为我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那么他们可能真的没见过优秀的同龄人是什么样子,也就不会有一样的目标去追求。当我发现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好几个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渥太华真是个小城市,大家眼界就到这了吗?在滑铁卢这种稍带着自卑的谦虚和低调的风格其实挺适合我的,我甚至担心时间长了我会因此变得自大。
当然了,每个人都是有闪光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的,所以我也在交朋友的时候练习忽略这些不必要的“夸奖”,而去看他们优秀的地方。我觉得从学校走到社会上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接受理解各种不平等。可能在加拿大来说我真的是“名校”出身,去了“名牌”公司,学了热门专业,所以能拿别的行业的小伙伴的几乎两倍的工资。滑铁卢的朋友都和我条件差不多,所以差距不明显,但是出了校门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朋友以后,我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朝着我这个方向感叹。
感情
上大学的时候就没怎么太在乎脱单,总觉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学习和找实习。之前说的这种稍带着自卑的谦虚和低调让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而且再怎么努力也不如别人,所以一直就不是准备好找女朋友的状态。好不容易遇到了不错的结果也不顺利。有朋友替我着急,给我推荐的时候我甚至会找个借口推掉,连我自己都想笑的一个借口是 “我CS350都快挂了,先学会了再说吧”。一直到快毕业了才开始着急,因为意识到我要搬到渥太华了,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本来就不太外向,以后就是公司和家两点一线,这可该怎么办啊?
但是还是那句话,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在这边认识了一个三观很和的女生,有共同兴趣爱好,有各种相似的往事,而且我欣赏的品质和优点她都有,并且还是那种 “I can 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you” 的那种优秀,简直是缘分。在一起以后我觉得心里特别踏实,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一定会很稳,很 exciting。我觉得缘分还是很重要的,没到的时候再怎么着急都没用。虽然有同学都生娃了,但是我觉得好饭不怕晚。概率上说第一次谈恋爱的成功率很低,不过我觉得那是因为大部分人第一次谈恋爱都不是在24岁吧。

2019
工作了以后就相对稳定了,不会担心自己不知道接下来4个月会住在哪个城市的哪个角落,不过还是很怀念那种拖着两个行李箱走天下的风格。在 2019 年我要去做这些事:
- 报名一个 marathon training,然后跑一次全程马拉松
- 考 G2 驾照
- 继续学习新的喜爱的钢琴曲,可能会找一个老师
- 和女朋友一起每周至少读6个小时的书
- 尝试做更多的菜
- 在工作上成为一个领域的 goto person / expert
年终总结一年一次,明年再见!